春有百花開,相約民族村
陽春三月,春暖花開,鶯飛草長,正是踏青的好時節(jié)。2023年3月20日上午,昆明潤城學校以“中華民族一家親,同心共鑄中國夢”為主題,讓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活動走進景區(qū),組織初一、初二年級的師生們踏著晨曦來到了西山腳下的云南民族村,共赴一場春天的約會,開啟快樂的研學時光。
春/有/百/花/開
1992年建立的云南民族村,是昆明的旅游名片。中國有56個民族,云南有26個民族,25個少數(shù)民族,其中有15個是云南特有的少數(shù)民族,他們的神秘風情,深深的吸引著我們。
清晨各班分組整隊上車,并聽隨車導游講解研學注意事項,近20分鐘的車程在歡聲笑語中度過。師生們乘車陸續(xù)到達了云南民族村大門,在門口合影后,各班在老師和隨車導游的帶領下,依次走入各民族村寨,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藝術、歌舞服飾、文化風氣和生活習俗。
初一年級合照
初二年級合照
初一、初二各班級合照
相/約/民/族/村
踏著一塊塊青石磚,路過一排排古建筑,微風中隱約聽到風鈴聲,進入這神秘之境。
藏族村寨
同學們眺望了莊嚴神圣的藏傳佛寺和壯觀的迎賓白塔,游覽了獨具風格的藏族的傳統(tǒng)民居,還親手觸摸了轉(zhuǎn)經(jīng)筒,口中還不斷念念有詞道:“這次語數(shù)英都要100啊”。
佤寨廣場
在掛滿牛頭的佤寨廣場,同學們欣賞了熱情洋溢的佤族舞蹈,表演者敲起木鼓,甩動長發(fā),激蕩著不一樣的狂野激情。
摩梭院子
納西族表演家演繹了勒巴鼓舞,傳遞出古老的東巴文化,摩梭青年則用歌聲稱頌著家鄉(xiāng)瀘沽湖的神奇與美麗。
拉祜寨廣場
拉祜族小伙與姑娘快樂彈唱,基諾族擺起竹竿舞、打秋千,還邀請師生一齊參與體驗。
讓我們印象比較深刻的,一是獨龍族的紋面,據(jù)說是因為古代有地主階級,美麗的少女們怕太美被搶走,便摧毀自己的容貌,在臉上紋蝴蝶,紋蝴蝶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死后會變成蝴蝶,這是一種美好的信仰。二是一位彝族藝人為我們展示樂器,它們是奇特的——或小巧精致,或粗獷奇異。形似土坨的陶笛,能發(fā)出悅耳動聽的音符;竹竿一樣的長笛,擊打兩頭,聲音優(yōu)雅而熱情,精致的鳥笛,抽拉之間,幾乎以假亂真,仿佛有鳥在長久的鳴叫;多功能的一體長簧,既可以吐云吐霧,又可以演奏樂章,在青煙中傳遞嘹亮的樂聲;樂聲不絕于耳,悠悠的鼓動著我們。
萬/物/隨/春/醒
早上的游覽結束之后,同學們相聚于草坪,開始享用美味的午餐。
下午2點,師生一起觀看了大型舞蹈音詩畫——《高原的呼喚》,該節(jié)目是云南民族村鼎力打造的舞蹈藝術精品。該節(jié)目囊括云南15個特有少數(shù)民族文化原色和歌舞基因,圍繞“敬畏自然,崇奉和諧”的主題,將音樂、舞美和獨特民族舞蹈語匯完美結合,表現(xiàn)了云南少數(shù)民族文化的多樣性,以及民族聚居區(qū)生動和睦的生活情境。在場師生無一不沉浸在熱情如火的云南各民族兒女的傾情演繹中。
在研學最后,師生們走進“吉象園”,觀看大象表演,和大象親密互動。
活動結束后,同學們感慨萬千。
● 初一8班羅瑞卿同學說:“彩云之南,風吹的方向,這是我們生活的土地,記錄著我們生活的點滴,令人心馳神往。”
● 初一9班趙子逸同學說:“這次活動我不僅看到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,更看到各具特色的民族依偎著這片高原,沒有混亂,沒有紛爭,只有手挽著手和諧團結的畫面。
● 初一3班孫正洋同學說:“本次云南民族村之旅,使我對許多少數(shù)民族的習俗、文化、信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”
● 初一6班宋昊澤同學認為:“今天的研學互動,讓我們看到了各個民族融洽相處、齊心筑夢的美好景象,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。”
● 初一13班陳思嘉同學說:“高原的呼喚,在呼喚著種種少數(shù)民族,呼喚著所有民族,更是呼喚著每一個人,這次活動我們看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,感受到了各民族之間的聯(lián)系,更看到了一個七彩斑斕的云南。”
● 初一2班的楊思雨同學認為:“中華民族只有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挨在一起,才能內(nèi)外團結,無堅不摧。”
結/語
這一路,我們轉(zhuǎn)過金筒,瞻仰過三塔,看了大象表演,走訪過四合五天井;見識了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的英勇無畏,陶醉于摩梭族百褶裙的起伏搖擺,驚嘆于巧奪天工的飛檐走壁。當然,民族村最大的魅力,來自各民族發(fā)自心底的那種自信,以及對自身文化的熱愛,深深的感染了我們。
同一片藍天下,同一塊土地上,各民族綻放著自己的魅力與光彩,自信且神秘。我們每個同學也要積極進取,彰顯個性,做最好的自己,讀好書,行好路。此次云南民族村的研學活動落下了精彩的帷幕,但同學們的研學之旅還在未完待續(xù)……
個別同學心得體會展示
初一10班
李欣怡
魯迅先生曾說過“時間就是生命”,高爾基曾說過“學習永遠不晚”。學習永無終點,何時何地都有著學習的影子。
傣族,是我最喜歡的民族,他們的舞蹈美麗、優(yōu)雅, 如同一只只孔雀在翩翩起舞,他們的服飾是貼身設計,很具有佛教和孔雀性特點,主要以干欄式建筑為主,防雨水的災害,美味的菜品是傣族的一大特色,好比手抓飯,這是我對傣族的第一印象。
除此之外,還有許多的少數(shù)民族,他們的生活也別有一番特色,說到這了,我們還參觀了民族村一座很有名的橋“風雨橋”,據(jù)說是少數(shù)民族約會的最佳之選,嘿嘿,很有趣吧。你一定想象不到昆明市以前名叫“滇”,從地理方面來說云南的地勢起伏較大,最低處與最高處的海拔相差6000多米,溫差30攝氏度左右,與云南面積相近的國家為日本,可惜日本的土地比中國一個市還小,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!
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只要學問夠多,你就可以走遍世界,這次春游學到了許多知識,即使在外旅游,也不會停止學習的腳步,這才是有真正意義的春游,不斷求學,學習新知,在知識的海洋中漫步,去享受,去包容,只要你努力,小草也有點綴春天的價值。
三月風起,柔和又旖旎,慵懶的氣息散漫春城。充滿生機的春季已經(jīng)來臨,在今天,學校組織了一次令人回味無窮的春游。
在民族村,我們參觀了不同的民族村寨。藏族的住所富裕大氣,一根粗柱佇立在房間里,導游說:“這個柱子是富貴的象征,在會客時,藏族人民會與客人圍坐在柱子四周,與客人載歌載舞。”在傈僳族村寨,我們觀看了傈僳族勇士上刀山下火海的莊嚴儀式,讓人感受到傈僳族堅忍不拔的精神。
在大劇院,我們觀看了多個民族演繹的《大山的呼喚》。其中景頗族的姑娘們身姿輕盈,天真無邪,就像大山早晨的露水一般。哈尼族、白族、傣族等七個民族展現(xiàn)了一幅花海圖,幾個民族碰撞,融合,最終歸為和平,民族姑娘為美好生活而綻開了花一般的笑容。在最后,25個民族手牽著手,穿著鮮艷的服飾,陽光照過來似一道彩虹,連接著山的這邊和那邊。他們向著我們呼喚道:“我們在等你!”
該走了,我回頭再望望那一座座寨,綠油油的草地,風中搖曳的鮮花,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別了云南民族村。
初一11班 王樂心
初一12班
鄭皓予
“海棠未雨,梨花先雪,一半春休,春水初生,春林初盛”,今天我們來到了云南民族村,這里一半是少數(shù)民族,另一半也是少數(shù)民族。有白族、佤族、哈尼族、基諾族、阿昌族……26個民族村寨簇擁成神州大地上一朵盛開的鮮花。越了解就越發(fā)的覺得少數(shù)民族是中國巨龍身上一片片五彩斑斕的龍鱗。少數(shù)民族的舞蹈傳承于千年之前,實用工具的智慧讓我刮目相看,一種種獨特的文字橫空出世,無一不是少數(shù)民族智慧的結晶。導游老師對元陽梯田做了介紹,“她”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來生生不息 “雕刻”的山水田園畫,“她”讓我向往,讓我震撼。眺望遠方,只見連綿起伏的山巒與天相接,在夕陽的照耀下,仿佛被一層紅沙籠罩,顯得分外動人。
讓我夢見那少數(shù)民族起源的地方,去尋那更多的知識吧……
云南民族村將文化力量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!景點的建筑、雕刻都將每個民族的習俗、信仰表現(xiàn)了出來,比如藏族的轉(zhuǎn)經(jīng)筒,佤族的牛頭,仿佛都能讓人感受到古老先祖的力量。
除了景觀,表演也讓人振奮而感動。《高原的呼喚》,是云南特有的15個少數(shù)民族帶來的表演,美妙的樂曲、歡快的歌舞,都將其所表現(xiàn)的動物,景觀生動形象展演出來。高原的呼喚,高原便是我們所處的云貴高原、古滇王國,那是來自云南人骨子里的熱血與自豪,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。無論是在哪里,都可以感受到來自這里的呼喚,來自內(nèi)心的呼喚。
"不管在哪里,我們都會在這里與你重逢。"是的,這是民族情懷,也是中國情懷。每個民族都應該感受這股力量,心同所向那美好的未來,共同使祖國強大昌盛。
初一14班 方泉懿
驚喜彩蛋大放送
春日游
杏花吹滿頭
【END】
撰稿 | 初一、初二年級老師
攝影 | 初一、初二年級全體師生
編輯 | 楊微萍
初審 | 董小明
終審 | 李壯